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2)右图与左图相比,在政权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右图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3)与左图疆域相比,右图中的A、C两国在当时达成了怎样的协议?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盛世之治】
材料一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材料反映了该皇帝哪一优点?
【和同(为)一家】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2)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开放交流】
材料三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3)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对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启示。
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活字印刷术
D. 指南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突出体现了豪迈奔放的词风。该词的作者是
A. 李清照 B. 苏轼 C. 关汉卿 D. 李白
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 士大夫的提倡 B.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 农民的需要 D. 皇室贵族的需要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这主要反映了
A. 宋朝军事力量强大 B. 元朝疆域辽阔
C. 元朝社会经济遭破坏 D. 汉唐阶级矛盾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