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农业、轻重...

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农业、轻重工业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B. 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 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D. 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D 【解析】题文所指的苏联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斯大林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斯大林模式没有注重农业的发展,没有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故ABC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斯大林模式的经济是一种计划经济,故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的说法错误。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信息可以联想到的是(    )

A. 二月革命    B. 俄国十月革命    C. 新经济政策    D. 《共产党宣言》发表

 

查看答案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改革是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英国篇】

材料一: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苏联篇】

材料二: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从1921年至1926年,苏联政府与外国资本家签订了144项租让合同,1924年至1925年,苏联从租让企业得到收入为680万卢布。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解说词

【美国篇】

材料三: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日本篇】

材料四: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哈默为什么可以在俄国获得石棉矿的经营权?新经济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实现独立以来美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日本学习西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5)综上所述,归纳促进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期望“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杜甫,再到预言“中国他日必以工立国”的梁启超,国人“振兴中华”的梦想代代传承从未改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正从一个农业大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国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三: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工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推动经济特区的建立,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四: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庄严宣告: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重视科技力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世界共同发展。

             ——十九大报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我国一五计划取得哪些成就(举两例)?

(3)材料三中“不是收,而是放”是指这个圈后来又扩大了,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这个圈是怎样扩大的?

(4)综合以上材料,从工业化的角度谈谈我国如何走向民族复兴?

 

查看答案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里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A. 使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B. 给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 对各国是机遇也是挑战

 

查看答案

数据是研究历史现象的方法之一,下图西欧经济在D到E之间呈现出此发展趋势的主要成因是()

A.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欧盟的成立    D. 经济全球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