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南沙国际邮轮旅游文化节上,广州推出郑和下西洋经典邮轮航线。下图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下列论述与此图相关的是()
A. 有助于中国了解天竺的佛教文化 B. 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C.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D. 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材料中的“制度”指的是()
A. 中央集权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百度词条对某战役做了如下解释:“此战役是指孙刘联军于208年在长江一带大破曹军,并由此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长平之战 D. 牧野之战
历史巨片《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描述了秦国由弱变强的历史,其中促使秦国“裂变”的关键事件是()
A. 商鞅变法 B. 百家争鸣 C. 推行郡县制 D. 实行分封制
北京人是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1987年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图片与北京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是()
A. 半地穴式房屋 B. 猪纹黑陶体
C. 打制石器 D. 装饰品
材料一 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只有这样做了,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而这样地解决问题,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摘自邓小平1978年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建国以来重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摘编自彭树智《世界史.当代卷》
(1)阅读材料一,总结邓小平这段讲话的主题。
(2)材料二所说的“极为重要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会议做出来什么重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