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

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 局面的皇帝是 (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C 【解析】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魏征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经常提醒唐太宗要吸取隋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慎始慎终。因此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 朝的是 ( )

A. 创设科举制

B.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 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D. 完善科举制

 

查看答案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 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往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隋文帝

D. 唐太宗

 

查看答案

决定一个政治家的历史地位往往是在他改变历史的那一瞬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以及国会根据经验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军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毋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信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我要求囯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当时的国家危局,罗靳福总统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总统为什么把1941年12月7日称作是“﹣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材料表达了罗斯福总统的什么意愿?他的这一演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材料三 :  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979年1月1日,他的头像被赫然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时代》周刊事后承认,那年的评选,邓小平并不是热门候选人,因为他刚刚复出,中国经济一片凋敝,中国在世界中还微不足道。但就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时代》周刊为邓小平大胆进行经济改革和主政后的务实而大胆的风格投上了赞赏的一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时代》周刊为什么把邓小平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举例说明1978年,他的哪些重大决策成为了“改变历史的那一瞬间”?

(4)依据罗斯福和邓小平“改变历史的那一瞬间”的重大举措,应如何评价这两位历史人物?

 

查看答案

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道路布满艰辛。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读了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材料三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来,它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属于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促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崛起中获得什么重要启示?

 

查看答案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