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陆上与...

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陆上与海上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激素和新的活力。然而,时至明清之交,封建统治者所关心的,已经不是如何向外开拓,而是兢兢于闭关自守。

——王翔《对外贸易与中国丝绸业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列举唐宋时期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事例,并分析明清统治者“闭关自守”的原因。

材料二铁路是对外交往和文明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有铁路及火车始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个高潮。迄1911年(宣统三年),中国修成铁路4809.05公里,其中被列强控制的就达4476.24公里,占铁路全长的94.1%。

——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

截至2017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以上,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中国已迈向了世界铁路强国,中国铁路也与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建立了铁路合作项目,输出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创新发展,让“高铁红利”辐射世界。作为经济运行的大动脉,铁路将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国家和地区贸易与人员往来便利化、实现经济融合的重要工具。

——“一带一路”网

(2)材料二中,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铁路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铁路建设高潮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从近代到现代,铁路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一带一路”倡议,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马歇尔计划”看上去是一个经济救助计划,其最终目的却在于大国争霸。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的精髓恰恰在于弘扬平等互利的好传统,坚持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好做法,追求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好效果。“一带一路”倡议奉行自愿平等参与的原则,沿线各国完全根据本国利益参与进来。

——摘编自人民日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有根本差别》

(4)根据材料三,对比“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的不同之处。

 

(1)唐朝: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日本派遣唐使来华等。宋朝:指南针、印刷术等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方;宋朝海外贸易发达,政府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等。(唐朝、宋朝时期的事例各答出一例即可得 原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商业发展;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使得统治者认为无需对外交往;近代西方殖民者相继东来,统治者担心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同时也害怕沿海人民与他们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原因:19世纪60年代,两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传入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修建铁路是资本输出的主要侵略方式。 (3)变化:由被列强控制到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由列强向中国输出技术和资本转变为中国通过铁路对外输出技术。(答出意思相近的任意一点即可得, (4)“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于和平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时期,马歇尔计划诞生于冷战时期;“一带一路”倡议追求互利,谋求共同发展,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则是通过经济上的援助,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服务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一带一路”倡议奉行自愿平等参与原则,无附加条件,马歇尔计划为美国主导,受援国从属,有附加条件。评分说明:答出上述任意一点不同之处得,。意思相近也可得分。 【解析】(1)依据题干时间限制“唐宋时期”、领域“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结合课本所学,隋唐实行开放的对外交往政策,与亚洲、非洲、欧洲很多国家都有往来。如: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日本派遣唐使来华;还有唐朝与新罗也有物产、文化往来等;宋朝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依据所学,清朝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商业发展;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使得统治者认为无需对外交往;近代西方殖民者相继东来,统治者担心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同时也害怕沿海人民与他们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依据材料二“中国有铁路及火车始于19世纪60年代。”结合课本所学,铁路和火车是英国发明于工业革命的。19世纪60年代,中国有了火车,是从外国购买的。结合课本所学,两次鸦片战争英国侵略中国,中国开始意识到西方的强大。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传入中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个高潮。”是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修建铁路是资本输出的主要侵略方式。 (3)依据材料二的文字“中国修成铁路4809.05公里,其中被列强控制的就达4476.24公里,占铁路全长的94.1%。”由此可知中国的铁路被列强控制;依据“中国已迈向了世界铁路强国,中国铁路也与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建立了铁路合作项目,输出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创新发展,让“高铁红利”辐射世界。”由此可知中国铁路技术自主创新发展。 (4)依据课本所学,1、“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于和平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时期,马歇尔计划诞生于冷战时期;依据材料三:“马歇尔计划”看上去是一个经济救助计划,其最终目的却在于大国争霸。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的精髓恰恰在于弘扬平等互利的好传统,坚持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好做法,追求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好效果。”得出2、“一带一路”倡议追求互利,谋求共同发展,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则是通过经济上的援助,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服务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由材料三:“一带一路”倡议奉行自愿平等参与的原则,沿线各国完全根据本国利益参与进来。“马歇尔计划”最终目的却在于大国争霸。得出3、“一带一路”倡议奉行自愿平等参与原则,无附加条件,马歇尔计划为美国主导,受援国从属,有附加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奋进的旗帜。请围绕这一主题,完成下面各题。

(1)王华围绕【文化自信】这一主题,搜集到下列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名人。请你从中任意一位,为其制作人物名片。

(2)下面是张丽同学围绕【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制作的学习卡片,请把空缺处内容补充完整。

(3)李明同学围绕【制度创新】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阅读后写出相关制度。

 

查看答案

广告是一种销售形式,它推动人们去购买商品或接受某种观点。下面广告语中宣传的产品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是

①百度百科,百看必可

②联想,汇聚世界的力量

③东走西走,铁路好走

④超越极限,奔驰汽车

⑤OPPO%R11,前后2000万,拍照更清晰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

国家统一是最高民族利益,每一次国家分裂都给民族带来巨大创伤。下图中出现两个德国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 《凡尔赛和约》有关德国领土、军事等问题的决议

B. 经济危机打击下,希特勒纳粹党上台造成德国分裂

C. 诺曼底登陆作战后,德国分别被美国和苏联占领

D. 雅尔塔会议关于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的规定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俄国都进行了改革。关于这两场改革相同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改革

②都是在国家面临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

③都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④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历史史实与其产生的影响,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历史史实

影响

A

文艺复兴运动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B

《共产党宣言》

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由理论走向实践

C

日本明治维新

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D

纳米比亚独立

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