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黏(nián)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反写单字,再用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黏(nián)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反写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析上放置一个铁框,用陶字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可以拆下来下次再用,所以称为活字。

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项重大发明?发明者是谁?除此之外,中国的哪项发明传入欧洲后,引起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2)结合材料二说明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至少两点)

(3)培根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什么?依据有关事实,说说“第三种东西”对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4)材料二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影响的认识。

 

(1)活字印刷术。毕昇。火药。 (2)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操作简便;效率高;可重复使用。(任答两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3)指南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新航路地开辟创造了条件。西方殖民者通过开辟新航路,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言之成理即可) (4)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并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可以拆下来下次再用,所以称为活字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操作简便;效率高;可重复使用;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第三种是在航海上可知,这是指南针;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新航路地开辟创造了条件。西方殖民者通过开辟新航路,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 (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可知,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并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问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自己的游记中这样描写当时的中国皇宫:大殿和房间都装饰雕刻着镀金的龙……。材料中的“中国皇宫”是指(    )

A. 唐朝的长安    B. 北宋的东京    C. 元朝的大都    D. 明朝的北京

 

查看答案

《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火药已经应用于军事战争

B. 战争场面惨烈

C. 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 火药威力巨大

 

查看答案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描述的是( )

A. 雕版印刷术    B. 拓印刻石

C. 活字印刷术    D. 双色套印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活字印刷术的场景,这一场景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

A. 沈括    B. 李春    C. 蔡伦    D. 毕昇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统治者推崇佛教外,还有( )

A. 佛经浅显易懂    B. 雕版印刷佛经

C. 人们企盼安定    D. 道教开始流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