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末列强恣意宰割中国的行径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下列最能反映这对...

19世纪末列强恣意宰割中国的行径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下列最能反映这对矛盾激化的口号或言论是

A. “扶清灭洋”

B. “自强”“求富”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 “还我青岛”

 

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的欺压中国人民。19世纪末,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掀起了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A项符合题意;B项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的口号;C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D项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由此分析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这一结论说明的是

A. 《南京条约》的影响

B. 《辛丑条约》的影响

C. 《瑷珲条约》的影响

D. 《马关条约》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面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一部分人的天真想法。下列人物中具有这种想法的是

①奕诉

②张之洞

③李鸿章

④左宗棠

⑤曾国藩

⑥洪秀全

A. 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

(题文)19世纪40年代爆发的这场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的南北起点的名称各是什么?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说出这种工具的名称。

(4)材料二中图三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在哪里?

(5)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他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中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除此之外,再列举一例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事件?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什么?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