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请联系秦朝的历史,判别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朝...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请联系秦朝的历史,判别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B. 秦朝设立丞相、御史大大等职

C. 秦朝推行分封制

D. 秦朝把小篆作为统一使用文字

 

C 【解析】根据题干“秦朝的历史”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创立皇帝制度, A项符合题意;秦始皇在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大等职,分管行政、军事和检查;B项符合题意;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策,不是秦朝时期的政策,C项说法不正确;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D项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占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材料二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

(2)阅读材料二,说出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3)联系材料一、二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6.9%。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下列关于这种变化原因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 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查看答案

学习历史,要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以新中国土地改革为例,以下哪一项属于历史观点(    )

A. 1950年6月,《土地改革法》颁布    B. 1950年冬,全国土改分批进行

C. 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    D. 土地改革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查看答案

1950——1952年我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下列对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②土地改革的完成, 地主阶级被消灭③土地改革使近三亿农民分到了土地④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