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52年,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而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 ...

1952年,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而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 镇压了反革命    B. 进行了土地改革

C. 加入了人民公社    D. 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D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时间限定——1952年,“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而高兴”说明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这是土地改革带来的重大结果,而D项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在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开始进行的,并且农民承包的土地不属于自己,农民只拥有使用权,A项和题干没有关系,C项人民公社化是在1958年,明显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

A. 1950年—《中国土地法》    B.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法》    D. 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

A. 新解放区    B. 老解放区    C. 少数民族地区    D. 边远地区

 

查看答案

我国建国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大跃进”运动    C.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材料一中“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什么?新发展理念的特点是什么?

(3)请你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两个100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两个方面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他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

材料二 我国某县1980—1982年粮食产量统计表。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公斤

5.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材料三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1)材料一中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直接得益于我国农村改革什么政策?其“伟大的历史作用”如何?

(3)材料三中深圳经济特区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随着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变化,20世纪末,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了什么新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