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

“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①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 “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

②他划出一个“圈”是指什么?当时在广东划的“圈”总共有多少个 

③这个“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政策?这个政策是我党在哪一年召开的哪次会议中做出的决定?

④ 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1) “春天”喻指中国的改革开放。(或答: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老人”指的是邓小平。 (2)“圈”指建立经济特区。3个(深圳、珠海.汕头) (3)对外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4)不同意。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扩大对外贸易,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在充分享有主权的前提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老人指的是邓小平;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邓小平划出一个“圈”是指建立经济特区;当时在广东划的“圈”总共有深圳、珠海、汕头3 个;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建立经济特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开放;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不同意改革开放的实施弊大于利的观点;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扩大对外贸易,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在充分享有主权的前提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 五四运动爆发100年时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D.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00年时

 

查看答案

14.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科学论断最早出现于(    )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民族复兴之路

B. 民主革命之路

C. 社会主义道路

D. 改革开放之路

 

查看答案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列所列体现了中国国家和人民与世界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美好愿景的是(    )

①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②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

比较法椒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请你比较一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

C. 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