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 绍兴十一年(1141年)双方达成和议:①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②划定疆界……③来每年向金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一、二,比较两次和议有什么相同点?
材料三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看法。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点是( )
A.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D. 帝国的彷徨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 唐朝 B. 元朝 C. 宋朝 D. 明朝
西藏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元朝设置管理西藏的机构是( )
A. 西域都护 B. 三司 C. 宣政院 D. 巡检司
下列内容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相符的是( )
A. 统一蒙古各部 B. 结束蒙古各部落混战
C. 建立蒙古政权 D. 率兵灭亡了西夏
下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 南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