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  绍兴十一年(1141年)双方达成和议:①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②划定疆界……③来每年向金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一、二,比较两次和议有什么相同点?

材料三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看法。

 

(1)澶渊之盟;宋金和议。 (2)经济上宋都以纳岁币和绢议和。 (3)议和对宋政府是屈辱的,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从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议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双方的经济交流,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解析】(1)根据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根据材料二“绍兴十一年(1141年)双方达成和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2)根据材料一“……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材料二“……每年向金纳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可知,两次和议的相同点是:经济上宋都以纳岁币和绢议和。 (3)根据材料三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对宋政府是屈辱的,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从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议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双方的经济交流,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点是(    )

A.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D. 帝国的彷徨

 

查看答案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 唐朝    B. 元朝    C. 宋朝    D. 明朝

 

查看答案

西藏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元朝设置管理西藏的机构是(    )

A. 西域都护    B. 三司    C. 宣政院    D. 巡检司

 

查看答案

下列内容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相符的是(    )

A. 统一蒙古各部    B. 结束蒙古各部落混战

C. 建立蒙古政权    D. 率兵灭亡了西夏

 

查看答案

下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 南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