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的成败关乎国运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利用美国政府提供的投资,招收大批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发展航运,结果建成了大型的水电站和完整的航运系统,促进了这一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的成立是哪一重要改革的措施?其重要创新是什么?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材料二 下表为1953~1956年底我国加入农业初级合作社情况统计表(结合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整理)
时间 | 初级社(万个) | 入社农户占全国总农户比例(%) |
1953年 | 1.4 | 1.5 |
1953~1954年 | 3.58 | 4.2 |
1954~1955年 | 67 | 80.5 |
1956年底 | 75.6 | 96.3 |
(2)根据所学及表格信息,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与制度创新的认识。
二战后,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运动席卷整个非洲。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事件是
A. 印巴分治 B. 纳米比亚的独立
C. 巴拿马收回运河全部主权 D. 古巴革命政权的建立
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北约的成立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华约的建立
一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称为
A. 维也纳体系 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 雅尔塔体系 D.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1922年秋,苏俄出口粮食4000万普特,两年后又出口粮食1亿多普特。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苏联一五计划的完成 D.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题各图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