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完成自身的现代化之后,日本开始了向亚洲大陆扩张的生涯……日本首先对朝鲜发动了扩张主义运动……这一政策导致了1894年挑起中日战争的武装冲突。战事的进程向受惊的世界揭示出日本在以往20年间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中国军队虽英勇作战,但却无力对付一架现代化的军事机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日本是通过什么事件“完成自身的现代化”的?这一事件使日本实现了怎样的社会转型?
(2)日本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导致“以往20年间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
(3)“1894年挑起中日战争”结果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中国军队虽英勇作战,但却无力对付一架现代化的军事机器。”说明中国当时哪一强国美梦的破灭?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在答题卡上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
| 史 料 | 推 论 | 正确与否 |
(1) |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
|
(2) |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 两宋时,南方成为国家经济的重心。 |
|
(3) | 雅典公民大会对官员进行审查,每个官员每年要接受10次审查;每位卸任官员必须把任期内的账目交给会计及其助手,进行审查,一旦发现贪污受贿将处以10倍的罚款;在任期间还要接受议事会、公民大会委任官员的监督,一旦违法就会被提起诉讼。 | 雅典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官员进行有效监督。 |
|
(4) | 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 | 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
|
(5) | 雅尔塔协议同意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3个条件:维持外蒙古的现状,苏联恢复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 雅尔塔会议维护了中国既得利益,有利于迅速打败日本法西斯。
|
|
(6) | 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为此,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 欧洲共同体成立的目的是走联合自强的道路,重振西欧雄风。
|
|
某班同学参考了《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北约与华约变化的前瞻》《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等文章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据此判断,适合该项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B.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C. 亚非拉国家的振兴 D. 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具体举措是
A. 恢复发展工业 B. 整顿金融业 C. 调整发展农业 D. 兴办公共工程
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对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①前者是为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
②后者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
③都是资产阶级革命,都是通过战争方式来进行
④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下列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石油的大量开采
B. 火车的发明——使世界交通进入“汽轮时代”
C. 内燃机的发明——标志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D.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标志人类进入“信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