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宋史》卷365

(1)材料一中的诗讽刺的是哪朝统治者?诗歌中的“杭州”“汴州”各指什么地方?

(2)此诗讽刺的是该朝统治者怎样的丑态?

(3)说出材料二中的一位抗金将领和一个投降派的名字。这位抗金将领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

(4)秦桧和宋高宗令“飞”班师后,与金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

 

(1)南宋.杭州:南宋的都城;汴州:北宋的都城. (2)南宋统治者荒淫腐化,只图偏安江南,不思收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 (3)抗金将领:岳飞;投降派:秦桧.因为岳飞的抗金斗争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4)宋金订立和议.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内容与南宋抗金有关。通过阅读材料一,可直接解答第(1)(2)题。材料二反映的是投降派令抗金派岳飞班师回京。结合所学知识,可解答第(3)(4)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

——秦观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材料三:岳飞追击金兵时曾路过靖江,他看着跟随部队行进的依依不舍的江南百姓,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家就在这里安顿下来吧,将来必定是鱼米之乡。”并脱下身上的战袍送给百姓。后来人们在当地建造了岳王庙,并改地名为生祠

——《泰州地方志》

(1)对联中所指的“忠骨”是谁的遗骨?“佞臣”指谁?

(2)“靖康耻,犹未雪”中“靖康耻”指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诗句和祠堂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学习了中国历史后,你对中国古代的英雄们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请写出你所崇拜的一个历史人物。

(5)在民族并立的时代,你认为各民族应该怎样友好相处?

 

查看答案

下边的示意图反映了(      )

A. 东晋与前秦对峙    B. 南宋与金对峙

C. 北宋与辽国对峙    D. 南宋与元对峙

 

查看答案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军阀割据    B. 南北政权对峙    C. 政权并立    D. 战乱长期不息

 

查看答案

(题文)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铸铁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两句诗:“自从宋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种感慨吗

A. 文天祥宁死不屈    B. 王彦抗金    C. 秦桧谋杀岳飞    D. 澶渊之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