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明朝掌管地方军务的机构是 A. 兵部 B. 五军都督府 C. 按察使司 D. 都...

明朝掌管地方军务的机构是

A. 兵部

B. 五军都督府

C. 按察使司

D. 都指挥使司

 

D 【解析】根据题干“掌管地方军政的机构”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为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地方设置的军事机构都指挥使司,这是明代地方最高军事领导机构,ABC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并……最终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材料二: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又之端也;禅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全力发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半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四: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学校任教。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这一“繁荣局面”的出现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教育现象有关?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道德规范。结合所学知识,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4)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该事件对日本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5)综上所述,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而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是第一生产力.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三: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材料四: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五: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1)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了什么?

(2)在人类历史上,劳动工具和技术的变革,常常会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从材料一中的图二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中国社会形态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革?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开辟丝绸之路贡献最大者是谁?材料二中丝绸之路串联的“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分别发源于什么地理环境?

(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何时完成?写出世界上最早纸币的名称。

(5)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列举这一时期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一例?

(6)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材料五中“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中国在这一时期也加入了哪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查看答案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此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近来由韩国“萨德事件”引发的中国全民“抵制乐天”活动,说明21世纪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还突出体现在民族凝聚力方面。几千年的相互交融,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才迎来今天各民族携手并肩向现代化道路前进的新形势。

材料三:元朝以后,中国的统一,理当是开发大西部。……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启一个新的起点。美国在19世纪开发西部,以至于西部和东部走向平衡,维持了美国今天的国情局面。

材料四: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形成过程,可比拟为雪球运动。先秦时期是这场运动的酝酿阶段,秦汉可视作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开端,随后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冲突与交融,统一多民族中国在隋唐时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后又经辽、宋、夏、金时期的进一步整合,到明清时期确立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基本格局。

(1)材料一中提到的“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由谁创立的什么制度?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清朝前期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史实一例?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清朝前期在西南和西北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美国在十九世纪中期又是怎样维护国家统一的?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我国封建社会三个国家统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分别是什么?(按时间顺序)

 

查看答案

十八世纪,当东方的中国人被逐步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时,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正将人们引向光明。下列不属于“理性之光”影响的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1787年宪法》

 

查看答案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一时期英国著名科学家是

A. 莎士比亚

B. 牛顿

C. 瓦特

D. 达尔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