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 年 4 月,在扬州市蜀冈 — 瘦西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 年 4 月,在扬州市蜀冈 — 瘦西湖景区内出土的隋炀帝陵聚焦了世人的目光,他是历史上一位兼功过是非于一身的帝王……营建东都洛阳, 开凿大运河,创设延绵千年的科举制度;晚年因大兴土木,重赋苛政,致使民不聊生,天下大乱。

材料二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 贞观之初,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 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厉行节约等政策,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 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1)结合材料一总结隋炀帝的主要功绩有哪些?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2)材料二是谁说的?这句话表明他认识到什么实质问题?

(3)材料三出现的升平景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治世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功绩:开凿大运河,创设科举制。 原因:隋炀帝暴虐无道,大兴土木,重赋苛政,致使民不聊生。 (2)唐太宗;表明他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3)“贞观之治”。 (4)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负担;注意任用贤才,虚心 纳谏等。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营建东都洛阳, 开凿大运河,创设延绵千年的科举制度”可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创设科举制;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晚年因大兴土木,重赋苛政,致使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可知,隋炀帝暴虐无道,大兴土木,重赋苛政,致使民不聊生;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合所学可知,此内容是唐太宗所说;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唐太宗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3)依据材料信息:“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 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景象---“贞观之治”; (4)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负担;注意任用贤才,虚心 纳谏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实形象地再现了下列哪一商业城市的繁华景象?(    )

A. 开封    B. 洛阳    C. 长安    D. 成都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不包含(    )

A. 后唐    B. 后宋    C. 后晋    D. 后汉

 

查看答案

“何日请缨提劲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表现了作者北渡黄河,收复中原的决心。这一抗 金名将是(    )

A. 李纲    B. 王彦    C. 宗泽    D. 岳飞

 

查看答案

“澶渊之盟”,交战双方停战议和,约为兄弟之国,此后双方维持了 100 多年的和平局

面。“交战双方”,一方为北宋,另一方是(    )

A.     B. 西夏    C.     D. 大理

 

查看答案

杨家将深受人民爱戴,有关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杨家将”所处的时代是(    )

A. 五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