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下读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

阅下读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三:

 

时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粮食产量

20000万吨

17000万吨

14350万吨

14750万吨

 

 

请回答:

(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哪部法律文件?

(2)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中引导农民走什么样的“路”?

(3)根据材料三的表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8年-1960年“左”倾错误使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减少。这时期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分别是什么?造成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给今天农村发展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农业合作化(或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原因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或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 (2)根据材料二“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引导农民走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 (3)根据材料三的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58年-1960年“左”倾错误使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减少。这时期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分别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今天农村发展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28年的光辉历程。

材料二: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阅读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2)以上内容是毛泽东给哪一建筑的题词?

(3)“三年以来”、“三十年两个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中国革命的什么时期?后两个时期分别由哪一历史事件作为开始的标志?

 

查看答案

变则通,通则久。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请简要谈谈这种转变对该政权的影响。

材料二、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罗斯福采取上述措施的原因是什么?该政策的实施对美国有何重要作用?

材料三:“(这次会议)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因而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起点。”

(3)“这次会议”指的是什么会议?该会议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决策?

(4)综合上述材料,一个国家或政权怎样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查看答案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由于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它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桥梁”。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国家

革命(改革)名称

废除的旧制度

领导人物

历史影响

美国

 

黑人奴隶制

 

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俄国

1861年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

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日本

 

 

明治天皇

 

 

 

(2)19世纪末,中国进行的改革尤为艰难,仁人志士抛洒热血,却无力回天。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它和上述国家的革命(改革)性质是否一样,为什么?

(3)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主要资本主义强国是通过那些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的?

(4)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试举出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美国“懂得改变”的史实一例。

(5)通过对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强国发展过程的学习,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201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9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对内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展览二:领导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上哪幅图片?

展览三:开放窗口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任意写出2个经济特区。归纳经济特区的设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览四:今日成就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成就与国家实行的哪些政策有关?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5)活动感悟:通过本次活动,围绕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谈谈你的感想作为本次展览的结束语。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

A.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B. 采用公元纪年

C.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D.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