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 新闻学史】

中国报道讯(记者 刘小会)2017年12月31日晚,在新年来临之际,来自五大洲、10多个国家的华人华侨代表齐聚陕西黄陵县中华始祖轩辕黄帝圣殿,与社会各界人士共800余人,共同参与了“黄陵谒祖•祈福中华——2018全球华人新年祈福大典”。

(1)为什么要在黄帝陵举行祈福大典呢?传说时代还有哪些部落联盟首领?(请写出两位)

【方式二  实物学史】

    下图为安庆博物馆馆藏的越王丌北古剑,该剑1987年发掘于安庆市迎江寺东的一座楚国墓葬内,剑首文字为“唯越王丌(音基)北古自乍(作)之用之佥(剑)”。

(2)越王丌北古剑上铸刻的文字被称之为什么文字?越王的剑发现于楚墓中,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方式三  地图学史】

(3)上面的地图展现的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根据地图上所示的主要路

线,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区(地点) 。并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A :              B:                F:             

(4)除了以上三种方式搜集课外历史知识之外,还有哪些可行的方式?请写出两种。

 

(1)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帝、尧、舜、禹(任选两位) (2)金文、钟鼎文、铭文均可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间征伐不断,越国败于楚国,越王的剑成为了楚国的战利品(言之有理即可) (3)A: 长安 B:河西走廊 C:大秦(欧洲、古罗马均可) 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4)历史故事、参观博物馆、历史剧、图书馆、参观文物古迹等(写出两种,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黄帝陵举行祈福大典是未来纪念先祖;传说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炎帝、尧、舜、禹。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之为金文,越王丌北古剑属于青铜制品,所以越王丌北古剑上铸刻的文字是金文,也叫做钟鼎文、铭文;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间征伐不断,越国败于楚国,越王的剑成为了楚国的战利品,所以越王的剑会发现于楚墓中。 根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最远到达了欧洲的大秦。所以A为长安;B为河西走廊;C为大秦。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搜集课外历史知识的方式有:历史故事、参观博物馆、历史剧、图书馆、参观文物古迹等,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山再起”、“投鞭断流”

(2)材料二中的成语,其典故与什么战役有关?该战役的交战双方是哪两个政权?

材料三

材料四   北魏孝文帝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说明魏晋时期出现了什么现象?

(4)材料四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的什么改革措施?

(5)结合以上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  (秦朝)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十批判书》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材料右侧图片中人物是谁?材料一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2)材料二、三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3)材料四说明现代化国家的治国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查看答案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亳,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错误:                正确:                  

(2)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利簋是迄今世界上的最重的青铜器。

错误:                正确:                  

(3)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错误:                正确:                  

(4)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西藏开始正式归属中央统辖。

错误:                正确:                  

 

查看答案

经济发展会带来社会的进步,请填写有关经济发展的内容。

(1)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表明,已经开始了       (填写粮食作物名称)

的种植,原始农业兴起。

(2)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               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3)战国时期,________带领人们修筑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史称“天府之国”。

(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南朝时的        ,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查看答案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请填写有关科技文化成就的内容。

(1)东汉时,宦官         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2)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拓者          ,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

(3)东晋的王羲之,代表作是《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南北朝时,祖冲之把         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