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中心是在( ) A. 长安 ...

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中心是在(   )

A. 长安    B. 江都    C. 余杭    D. 洛阳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结束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使中国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北周

 

查看答案

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人是(    )

A. 杨广    B. 杨坚    C. 刘邦    D. 杨勇

 

查看答案

国家的繁荣进步,离不开法治的支撑;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新中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我国伟大的人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在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面,最后也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农、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得到有计划的迅速的发展,以便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制定我国第一部宪法完善民主法制,并且巩固我们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周恩来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1)哪一事件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被推翻?材料中的“小农”最后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加入哪一生产组织?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摆脱“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农、小生产的限制”,国家实施了哪一重大社会变革?这一社会变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哪一历史时期?

(3)在摆脱“资本主义的束缚”的过程中我国的一大创举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哪一剥削阶级被消灭?

(4)材料中“我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规定哪一机关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954年当选该权力机关常委会委员长的是谁?

(5)从1954年第一部宪法制定,一部部法律不断的颁布,到2018年修订的最新版宪法,谈谈你的感悟。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十九大上说过,“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这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沉沉的担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我们党一直“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为改变材料一中的现象,我国的对策是什么?写出该对策执行的时间。

材料二:建国初期,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武器,加强国防建设;加强铁路和公路等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重工业为核心是这一时期工业化的鲜明特色……选择与苏联类似的工业化道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

(2)依据材料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的“鲜明特色”是什么?这一“鲜明特色”主要是因为受到哪一国家的影响?

(3)材料二中“加强铁路和公路等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如何体现的?(铁路和公路各举1条)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竞争力下降,单一的国有企业经济结构,就业矛盾突出,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滞后,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省GDP是广东的2倍,而现在广东是辽宁的2倍;人均GDP仅是上海的四分之一……党中央制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打赢全面振兴东北这场硬仗指明了方向

(4)依据材料三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依据材料三指出国家为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步伐滞后”的问题,制定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5)读完上述材料你觉的我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并设计一则宣传标语。

 

查看答案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既是中国人民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五星红旗。乐队奏起国歌(代国歌),54门礼炮齐鸣28响,将那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推向高潮。

(1)材料一描述的事件标志着中国什么革命的基本胜利?写出材料一中“国歌(代国歌)”的名称。

材料二: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为了废除“这种制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

材料三:

(3)签署该文件的少数民族首席代表是谁?该文件的签署有何意义?

材料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打败美帝野心狼》

(4)这首歌和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中国参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写出这次战争中重大战役1例子。(必须写教材中的战役)

(5)综合上述内容,请你拟写一个恰当的主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