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回答问题:

(1)以上材料与哪位皇帝有关?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所以这位皇帝为各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

(3)历史上这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一位当时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

材料四:

(4)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来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请写出上述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

(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又是描写那位皇帝在位时的盛世景象。历史上把这盛世景象称之为什么

(6)唐朝这样的繁荣局面被什么事件所破坏,唐朝国势从此走向衰落。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什么时期?

 

(1)唐太宗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2)开明 天可汗 (3)贞观之治 魏征 (4)曲辕犁、筒车 (5)唐玄宗 开元盛世 (6)安史之乱 五代十国时期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此内容与唐太宗有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唐代开明的民族政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由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他被各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被称为“贞观之治”;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是魏征; (4)依据所学可知,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来断改进,发明了曲辕犁、筒车; (5)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描写唐玄宗在位时的盛世景象;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盛世局面被称为“开元盛世”; (6)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研究的课题是(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查看答案

下列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A.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B. 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C. 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D. 黄巢起义加剧了唐朝的社会危机。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大食,波斯,罗马)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 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 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查看答案

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表明他

A. 重视发展生产

B. 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善于用人

D. 提倡节俭

 

查看答案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曰:‘善!’”材料中“上”指的是

A. 唐太宗

B. 隋文帝

C. 武则天

D. 唐高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