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世界大国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外政策和相互较量,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

世界大国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外政策和相互较量,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多年前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正是那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争斗酿成了世界大战。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三:1991年12月25日19点,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

——《大国崛起》

材料四: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3月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期间在海牙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强调,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美正在合作、需要合作和能够合作的领域更加广阔。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始终坚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二中26国的联合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文中“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此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发展趋势?

(4)你认为材料四中习近平所说的“新型大国关系”应该怎样构建才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1)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萨拉热窝事件 (2)标志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冷战 (3)苏联解体政治多极化 (4)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等。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有关知识的识记。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因此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引发了长达四年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2)此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和美苏冷战的相关知识点。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在美国华盛顿共同签订《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结束。1947年,美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开始。因此文中“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冷战。 (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于1922年,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同时,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徐徐降下,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后,雅尔塔体系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认识。“新型大国关系”指的是大国之间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等。“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将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望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即西汉盛世、大唐盛世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帝还大规模展开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开发。从总的后果看,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发展了。……西汉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统一,正是各族人民共同进步的结果

——《中国通史·秦汉时期(上)》白寿彝

材料二一到唐玄宗时,社会富庶已与隋代相似,而天宝(玄宗后期年号)之乱,亦乃与隋炀相差不远

——《国史大纲》钱穆

材料三清朝入关定鼎中原后,……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都分别平定了内乱,击溃或逼退了外敌,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保障

——《回望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陈勤

(1)材料一中的武帝时,哪一事件促进了对西北地区的“交通、开发”?此后西汉政府设置了哪一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历史上把唐玄宗时的“社会富庶”局面称为什么?“天宝之乱”指的是哪一事件?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清朝入关定鼎中原”是在哪一年?请分别举一例说明清朝“平定了内乱,击溃或逼退了外敌”。

 

查看答案

下图是明朝中后期的一部科技巨著的插图,描绘明代矿工在井下采煤的情景。图中有一根中间打通的长竹竿,从地面上插进矿井深处,这是当时领先世界的一项生产技术。该书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共涉及三十多个生产部门。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查看答案

下面有关西藏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唐朝时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②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③清初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

④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地区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1865年,美国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下列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②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③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④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秦统一六国后,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郡下设县。各级官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据材料,秦朝创立了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专制主义分封制

C.专制主义科举制                   D.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