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面这段文字是王猛同学关于南方经济发展的一段学习笔记,文中共有三处错误,请找出来...

下面这段文字是王猛同学关于南方经济发展的一段学习笔记,文中共有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秦朝时,秦始皇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眠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西汉期,海上丝绸之路一条重要的航线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带动了经济发展;三国时期,诸葛亮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曹魏开发江东;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战乱南下,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朝时的洛阳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1)错误:         改正:                                                   

(2) 错误:         改正:                                                  

(3) 错误:         改正:                                                  

 

(1)将“岷江” 改为“漓江”。 (2)将“曹魏” 改为“孙吴”。 (3)将“洛阳” 改为“建康”。 【解析】(1)根据材料“秦朝时,秦始皇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眠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湘江和兴安县西面的漓江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应该将“岷江” 改为“漓江”。 (2)根据材料“三国时期,诸葛亮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曹魏开发江东”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孙吴开发江东,发展了海外贸易。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应该将“曹魏” 改为“孙吴”。 (3)根据材料“南朝时的洛阳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是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于中国南方以建康为都城的四个朝代的总称,南朝时期的建康城和同时期的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应该将“洛阳” 改为“建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辩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改正。

(1)西晋建立于266年,定都洛阳;东晋建立于316年,定都建康。(  )

改正:

(2)三国时期,吴国船队曾到达琉球,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

改正:

(3)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

改正:

 

查看答案

自汉代以来,我国的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下面图片中充分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源于此战,这场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查看答案

“王与马,共天下“反映了东晋初期的政治特点,这里的“王”和“马分别指

A. 王导  司马炎    B. 王导 司马睿    C. 王敦  司马炎    D. 王敦 司马睿

 

查看答案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下列能直观反映三国鼎立形势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