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

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与1950年相比,贫农、中农的土地占有比例增加,地主、富农的土地占有比例下降,这一切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到1956年底;选项C1955年;选项D1958年,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土地改革邮票》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土改主要在新解放区进行

B. 土改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C. 土改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

D. 土改消灭了土地私有制

 

查看答案

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

A.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查看答案

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20世纪60年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今天它已发展成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这里的“它”是指(    )

A. 新疆    B. 西藏    C. 内蒙古    D. 青海

 

查看答案

“热词”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面貌。某一时期“争取和平”、“保家卫国”、“谈判协定”等词频频见诸于报端,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重庆谈判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    D. 《共同纲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