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书籍再现历史,《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是国内首部记叙邓小平最后二十年辉煌岁月的纪实...

书籍再现历史,《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是国内首部记叙邓小平最后二十年辉煌岁月的纪实作品。请结合下面该书中所节选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历史需要回眸。同样,回眸历史需要距离。一个人、一本书、一篇文章,要经历史的检验考查才看得出其真正价值。1998年北京某出版社推出了一本畅销书《影响中国人一个世纪的最重要的文章》,被列入开篇之作的便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此文的发表掀开了社会主义中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崭新篇章,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国 。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会议对中国普通百姓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于中央工作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召开。由于中央工作会议作了充分的准备,三中全会会期虽短,

但是实现了从“两个凡是”向实事求是的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封闭和墨守成规向改革开放的转变。全会发起了推动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宣告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1)材料一中提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发表于哪场思想解放运动中?这场解放运动冲破了哪种思想的束缚,掀开了历史的崭新篇章?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

(2)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内容说一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怎样的转变。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这一会议的召开宣告了哪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左”倾思想的束缚;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2)1978年12月,北京;转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从“个人崇拜”到弘扬民主法治。 (3)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宣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到来。 【解析】(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为了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解放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根据材料二 “但是实现了从“两个凡是”向实事求是的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封闭和墨守成规向改革开放的转变。全会发起了推动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宣告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的信息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转变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从“个人崇拜”到弘扬民主法治。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宣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到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四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一种什么方针? 提出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 ”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下图是展示近现代中国奋斗历程的历史年代尺,在方框②④内应该填写的是(    )

A. 开天辟地  中美建交    B. 转危为安  恢复合法席位

C. 焕然一新  港澳回归    D. 洗刷耻辱  十一届三中全会

 

查看答案

以下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读书笔记,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查看答案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主题为“伟大的转折”的探究性学习,请你帮助他们为图中空缺的部分配一个人物图片,他是(    )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查看答案

读下表:《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1971—1991年)》。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71年(比率)

1981年(比率)

1991年(比率)

日本(18.9%)

中国内地(19.3%)

中国内地(28.7%)

新加坡(11.6%)

美国(11.5%)

美国(20.9%)

印尼(9.1%)

印尼(10.2%)

德国(6%)

 

 

A.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 改革开放的实施

C.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 中国重返联合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