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进行谈判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部法令?据此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2)材料三体现了农村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这产生了什么影响?

(3)对比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巨大发展,中国农村实现了历史性巨变。 (3)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解析】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建国初期的土地政策。根据材料一中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说明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改革,指的是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此问考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史实。根据材料三中的“大包干、大包干”,“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说明把土地承包给农民,农民的收成交给国家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课本知识符合特征的是改革中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就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即可,从农民、农村、农业方面来答。 (3)此问是综合性题,考查学生总结能力,分析理解及其表达能力,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这种类型的题,可提示学生按照前面材料、问题和答案逐一分析来确定答案。根据材料和问题学生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同的时间段采取了不同政策,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经济政策与时俱进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趋势加快,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②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③中国加大开放力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西欧为摆脱“卒子”地位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 加入北约组织    B. 组建欧共体    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加入国际联盟

 

查看答案

自1942年起,美国洛杉矶市曾数度发生汽车废气在曝光作用下形成化学烟雾,刺激受害者眼部,引起哮喘和支气管炎等症的现象。该事件反映了汽车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    )

A.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 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C.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D. 加剧了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   )

A. 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B. 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C.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 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查看答案

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德国在19世纪40年代“拷问世界”方面的“伟大”史实中(     )

A.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