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它并非一帆风顺。 材料一:有人...

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它并非一帆风顺。

材料一: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从1500年前后开始,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分散割据的世界被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第二浪潮是从 19世纪初到一战前,两次科技领域的革新成为主要推动力……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第三次浪潮,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材料二:漫画(见下图)

材料三: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

材料四:英国的“脱欧”举动在欧盟内部引来一片哀叹。法国前总统奥兰德对英国的决定表示

极度遗憾。他认为这是一个“痛苦的选择”,但他尊重这个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哪一个历史事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次浪潮?推动第二次浪潮的“两次科技领域的革新”指的分别是什么?出现“第三次浪潮”的根本推动力及其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了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4)有人认为:英国脱离欧盟,说明经济全球化将被逆转。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你认为欧盟应该怎么做?

 

(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两次科技领域的革新: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根本推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2)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获利不均衡(或西方大国占据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等,意识接近即可) (3)举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影响: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增强世界经济活力 (4)不同意,因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言之有理即可,但只答出同意或者不同意而没有说明理由的不给分)进行民主化改革;发展经济;制定有效的防范经济危机的措施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第一次浪潮从1500年前后开始,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分散割据的世界被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次浪潮;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第二浪潮是从 19世纪初到一战前,两次科技领域的革新成为主要推动力”可知,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第二次浪潮;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出现“第三次浪潮”的根本推动力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2)依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获利不均衡; (3)第一问依所学可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二问依据图表信息可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增强世界经济活力;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不同意这一观点,因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第二问开放性题目,进行民主化改革;发展经济;制定有效的防范经济危机的措施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

材料一: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他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

材料二: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  以籍忠臣。”

材料三: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四: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仍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1)材料一中提到“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那么他是怎样“设计”这一模式的?为巩固和完善这一制度,西汉时所采取的主要思想措施和隋朝时所创立的选官方法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                        

(3)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明朝和清朝统治者所进行的“改组”,在政治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家关系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下列关于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格局影响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B.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二战后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形成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形势趋向缓和,但局部地区仍然紧张,多极化格局形成

 

查看答案

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B. 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攻占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查看答案

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A.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 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 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查看答案

19世纪晚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日本在这两个时期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A. 获得美国援助    B. 对外侵略扩张

C. 重视发展教育    D. 强化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