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的南北起点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说出这种工具的名称。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 南北方人民长期的共同开发;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战乱较少;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2) 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影响:有利于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唐朝。曲辕犁。 (4)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南北方人民长期的共同开发;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战乱较少;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江南经济区”形成;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大运河的南北起点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依据所学可知,图二是唐代发明的农具曲辕犁; (4)依据材料信息:《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可知,到宋代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

(2)材料二中当时哪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娶了文成公主?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什么?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4)材料三中对峙局面是议和的结果,对于这次议和,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是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盟约。第二种主要是肯定,认为签订这个盟约是件好事。你怎样看待这两种评论?请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1)材料中的“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谁?

(2)“唐宗”开创了哪个治世局面?“宋祖”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有何重大功绩?

(3)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上述统治者。

 

 

查看答案

“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主要是由于(  )

A. 统一文字    B. 独尊儒术

C. 始设进士科    D. 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查看答案

唐宋元明清,是大家都熟悉的朝代,但是每个时代都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在这种说法中也淹没了一些其他的历史朝代,比如和宋朝并立的辽和西夏。那么在唐朝和宋朝之间也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段时期是(  )

A. 南北朝时期    B. 三国时期    C. 春秋战国    D. 五代十国

 

查看答案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在诗中赞美颜真卿的(  )

A. 书法成就    B. 变法思想    C. 狩猎技巧    D. 医学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