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会议...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

A. 制定第—个五年计划    B.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D.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知识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改北平为北京作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不是会议内容,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D. 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查看答案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段碑文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此碑文所指的历史阶段是(   )

A.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历史文献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历史上许多重要文献的颁布或发表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但有时也会有不和谐的杂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反映的著作记述了什么时期的史实?

材料二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选自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材

(2)材料二内容出自哪部文献?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选自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材

(3)材料三内容颁布于何时?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它们的共同主张有哪些?

材料四  自公元1863年元月1日起,任何一州或州内指定地区要是仍蓄有奴隶,当地人民将被视为反叛合众国政府。一切被蓄为奴的人应获得自由,并永享自由。合众国政府,包括陆海军当局,承认并维护上述人员之自由。

(4)材料四文献的颁布,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五  条约规定: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5)材料五文献的签署标志着当时哪一组织的成立?

材料六  据外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12.12日签署了美国国会审议通过的“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其中包含了“评估美台军舰互访的可能性”、邀请台湾参与“红旗”军演等有关涉台条款,引发外界关注。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4日回应称,美国有关法案涉台条款虽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但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中方已向美国政府提出严正交涉。

(6)据材料六分析: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有关涉台条款的“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你的立场是什么?

 

查看答案

反省战争,反思历史,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如下表)

(1)表中所反映的信息,最终对当时世界局势带来了什么影响?它是由哪一偶发事件引起的?

材料二  一位当代美国史专家说:(一战)战胜国在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同时,创造出殖民统治的新理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殖民统治的新理论”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定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观点?

材料四  在这次会议上,“三巨头”讨论了建立维护和平安全的联合国组织……肢解德国的问题……以及对罗斯福来说及其关心的苏联参加远东战争对日宣战的时间问题。

            ——丁晓平《大国博弈》

(4)材料四中“这次会议”指什么会议?材料中提及建立的这一国际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材料五 “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5)据材料五分析指出:影响国家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6)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当今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博弈中,发展中的中国应对的根本之道是什么?

 

查看答案

古往今来,经济发展,国家强盛,社会进步,总离不开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材料二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2)据材料二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最少写出两点)?

材料三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3)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认为国家富强的途径是什么?

材料四  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的“方式”有何特点?

材料五  苏联的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苏联已从落后的 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些成就为二战期间战胜法西斯德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材料五中“苏联的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得益于哪一经济建设模式?

材料六  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6)依据材料六概括指出:罗斯福关注了哪些社会问题?

(7)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