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并问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

阅读下列材料并问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材料三:请你仔细观察《陏朝大运河》图,并问答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

(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的“琢那”、“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1)隋朝大运河 (2)隋炀帝: 加强对国家统治。 (3)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如只答“加强了南北交流”只得分) (4)北京:扬州 【解析】(1)依据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隋朝灭亡是因为大运河的开凿,但从运河开通至今,南北交通仍然依赖大运河。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由此可知“此河”指的是隋朝大运河。 (2)依据课本所学,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一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从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 (3)依据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可以知道。大运河北可达涿郡。南可到江都。再到杭州。由此可见,大运河便利了南北运输,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統一。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经过江都(今扬州)。其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北京和扬州。全长两干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点晴:(1)问“尽道隋亡为此河”是解体的关键,由此可知此河是隋朝的,确定是大运河;(2)(3)问是第一问的延伸,由第一问已知是隋朝大运河,问题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大运河开凿的时间、目的、作用等;(4)问是古今地名的对比,需要学生在学习时可以的记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他改革制度,注重吏治;他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使国家安定,经济繁荣。”这位皇帝应该是(  )

A. 汉武帝    B. 隋文帝    C. 隋炀帝    D. 唐玄宗

 

查看答案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的考试制度。这种不论出身和门第,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最早出现在

A. 秦朝    B. 西汉    C. 隋朝    D. 唐朝

 

查看答案

隋朝虽然短暂,但在历史上却留下了光彩的一页,这里的“光彩”指的是(   

①统一全国②开凿大运河③创立科平制④民族关系融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自西晋永嘉之乱,中国境内的分裂战乱达三百年之久,至此□□□再造统一之局,并下开李唐的盛世”。“□□□”处应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高祖    D. 唐太宗

 

查看答案

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分别是(   )

A. 581      618

B. 589      618

C. 581      589

D. 581      605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