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2)图二与...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2)图二与图一相比,在政权名称上发生了变化,图二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3)图二与图一相比,政权疆域也发生了变化,图二中的A、C两国在当时达成了怎样的协议?

(4)从结束图二这种局面到实现图三这种局面,是由哪一个政权完成的?这一政权在政治制度上有何重大创新?(1分)图三这种统一局面的实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1)A.辽;B.西夏;C.北宋。 (2)A.金;B.西夏;C.南宋。 (3)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4)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1)本题考查与北宋并立的政权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定都上京;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夏在宋的西北,史称西夏。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开封)。图一中有上京,应是北宋与辽、西夏的形势图,因此,A.辽;B.西夏;C.北宋。 (2)本题考查与南宋并立的政权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金后来迁都都中都。北宋灭亡后,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与南宋并立的是金和西夏。因此,图二中的A、B、C分别代表金、西夏、南宋。 (3)图二中的A、C两国是金和南宋。结合所学知识,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形成宋金对峙局面。 (4)本题考查元朝的有关知识。蒙古族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后来蒙古军队灭了西夏和金。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朝灭亡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的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查看答案

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人们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A. 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 他遭到奸臣的谋害

C. 他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D. 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查看答案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融合加强

B. 宋辽边境开设榷场

C.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 岳家军的抵抗

 

查看答案

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A. 吐蕃

B.

C. 西夏

D.

 

查看答案

史书记载,宋太祖谓“宰相须用读书人”;北宋宰相文彦博说,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南宋高宗则谓,宋朝“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为此宋代实行文治。下列属于其加强文治内容的是(  )

①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②增加科举名额 ③让文官担任要职 ④设立进士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