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

近代中国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撤,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B.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C. 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 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前车之撤,可以为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认为日本变法之后侵犯我国;所以“他”主张“破除旧习,更新大政”,也就是强调变法图存,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查看答案

下列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奋战,壮烈殉国

②北洋海军在威海卫战役中大败日军

③战争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④《马关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北伐战争

 

查看答案

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   )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查看答案

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1:《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你可以从中推断出当时全国正在掀起           运动。这一运动的主要失误在于          

镜头2:《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

造反派们将佟志和文丽背靠背推向墙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2)请问:这一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镜头3:《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3)镜头3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做出的?该会议确立了什么指导思想?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建设时间相结合所阐发的理论指什么?这一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