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点苍...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点苍山会盟

B. 和同为一家

C. 澶渊之盟

D. 经济重心南移

 

C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北宋、给辽‘岁币’”可知,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澶渊之盟。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前锋直指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的安全。寇准坚决要求宋真宗率兵亲征,宋军重挫辽军。1005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即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缴纳的岁币以及绢帛

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

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政权的是(  )

A. 元昊    B. 耶律阿保机

C. 寇准    D. 石守信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它是北宋战败后与辽达成的盟约    B. 盟约中有辽宋撤军的内容

C. 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D. 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查看答案

“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A. 耶律阿保机    B. 耶律大石    C. 耶律楚材    D. 阿骨打

 

查看答案

下图中的回銮碑又叫契丹出境碑,坐落于河南濮阳县城,是记载澶渊之盟的唯一实物。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 ②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 ③客观上维持了长久和平 ④暴露了北宋统治的腐败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