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据保罗·富尔的《文艺复兴》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2)就材料三所说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包括作者、作品)

(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有矛盾?表现在何处?

 

(1)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被湮没的原因是“一千年的精神黑暗”,即中世纪基督教的文化统治; (2)文学:但丁、《神曲》;艺术:达芬奇《蒙娜丽莎》或其他符合题意的成就。 (3)与材料三矛盾。材料三指出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而材料四说是“恢复古代传统”。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和材料二的“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被湮没的原因是“一千年的精神黑暗”,也就是中世纪基督教的文化统治。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方面,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在艺术方面,达芬奇的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3)分析材料四的“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和材料三的“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可以看出材料四与材料三矛盾。材料三指出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而材料四说是“恢复古代传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民主国家里,法律便是国王;在专制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下列国家中最早开始从“国王就是法律”向“法律便是国王”转变的是(  )

A. 法国    B. 英国    C. 美国    D. 中国

 

查看答案

每年的7月4日,是美国人民欢度国庆的日子。下列哪一事件与美国国庆日有直接关系(  )

A. 来克星顿枪声    B. 波士顿战役

C. 萨拉托加大捷    D. 《独立宣言》发表

 

查看答案

“他的帝国实为新、旧秩序的混合。一方面,他改变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保证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是新秩序的保卫者;另一方面,他……忽略主权在民而行绝对君权,强调平等而不重视自由……”材料中的“他”对新秩序的保卫体现在(  )

A. 颁布《拿破仑法典》    B. 颁布《人权宣言》

C. 扩大法国的疆域    D. 建立帝国

 

查看答案

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

A. 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B. 革命过程中未出现反复

C. 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D. 有利于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清人徐继畲曾用“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评价美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评价的是(  )

A. 富尔顿    B. 罗伯斯庇尔    C. 华盛顿    D. 拿破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