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

下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建立了元朝  ②创立行省制  ③灭亡南宋  ④废除丞相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B 【解析】根据题干“思大有为于天下”和“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可知,这段材料描述的人物是忽必烈,他少年立大志,奋斗不止,成就大的事业,建立了元朝,结束了分裂格局的局面,创立行省制,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废除丞相是明朝的政策,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   )

A. 铁木真    B. 忽必烈    C. 汉武帝    D. 秦始皇

 

查看答案

请仔细观察如下图疆域图,依据图中有关信息,推断这是何朝的疆域图?(  )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查看答案

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 )

A. 蒙古族    B. 突厥族

C. 女真族    D. 回纥族

 

查看答案

中国是一个历悠久的文明古国,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南宋时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如广州)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1)根据材料一请回答南宋时期的谚语表明了什么?结合所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海外贸易兴盛,请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3)因海外贸易兴盛而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泉州,当时这里出口的主要货物可能有哪些(举出两个例子)

 

查看答案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抹亮丽的风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   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   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何时何地?纸币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