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一所示是中国古代哪一大型工程?它是在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2)请你仔细观察材料一的示意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内容。

两端:A______    B______

四段:C______    D______    E______    F______

(3)2014年,该工程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大运河的作用。

 

(1)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或杨广)。 (2)A涿郡 B余杭 C永济渠 D通济渠 E邗沟 F江南河 (3)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但是,大运河的开通,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的灭亡。 【解析】(1)依据示意图和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依据所学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3)开放性题目,评价大运河,要一分为二,既看到其积极作用,也看到其消极作用。大运河的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的交流。大运河的消极作用: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的灭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王朝。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B. 589年,隋朝结束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统一南北

C. 隋文帝时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D.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查看答案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这是因为它

①打破了世家大族把持仕途的状况,有效地抑制了腐朽的士族势力

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能够通过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③把读书、考试、选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封建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把选才和任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收归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中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在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______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 分封    B. 世袭

C. 科举    D. 禅让

 

查看答案

隋炀帝统治时期的读书人若要实现做官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A. 辛勤耕作    B. 作战立功

C. 经商致富    D. 参加科举考试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同学做的有关“隋朝大运河”的笔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