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

A. 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C. 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D. 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唐朝时期民族关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采取了开明的政策,注意发展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唐与吐蕃的关系上采取了和亲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A. 遣唐使来华    B. 玄奘西行天竺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鉴真东渡日本

 

查看答案

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不包括(   )

A. 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B. 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

C. 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    D. 使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

 

查看答案

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有( )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诗句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②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③进士科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

④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⑤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