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的安全,在1950年10月25日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953年7月,朝、中、美三国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自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中部队共毙伤俘敌军1093839名,其中美军39万余名,击落击伤和缴获敌机12224架,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坦克3064辆,击沉击伤敌舰船257艘。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轮流参战130万人。截至2010年10月,共确认183108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在战争期间捐躯。战争中,全国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1950年11月,上海市工矿企业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生产大竞赛。东北各地农民组织担架队开赴朝鲜前线。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捐献武器运动的号召,要求全国各界爱国同胞,不分男女老少,都开展爱国的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的运动,用新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或全部,购买飞机、大炮等武器,捐献给志愿军。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史料                B.第二手史料

(3)由材料二,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写出四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3)结合图文,分析抗美援朝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1)A (2)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交战双方、中国参战原因、战争结果等。 (3)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和国内人民的支持。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图一描述的是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坚决抵抗美军,进行斗争的情况, 1950年11月,上海市工矿企业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生产大竞赛。图二描述的是此时期上海钢铁厂的工人在加紧生产的情况,这两幅图片都属于第一手史料。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二“在1950年10月25日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以及“1953年7月,朝、中、美三国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和“战争中,全国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1950年11月,上海市工矿企业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生产大竞赛。东北各地农民组织担架队开赴朝鲜前线。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捐献武器运动的号召,要求全国各界爱国同胞,不分男女老少,都开展爱国的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的运动,用新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或全部,购买飞机、大炮等武器,捐献给志愿军”的信息可知,这些内容描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交战双方;中国参战原因;战争结果等。 (3)结合图片以及“战争中,全国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1950年11月,上海市工矿企业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生产大竞赛。东北各地农民组织担架队开赴朝鲜前线。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捐献武器运动的号召,要求全国各界爱国同胞,不分男女老少,都开展爱国的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的运动,用新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或全部,购买飞机、大炮等武器,捐献给志愿军”的信息可知,抗美援朝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和国内人民的支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纪念抗美援朝,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潜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老战士所说的这种“精神”是(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集体主义精神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将军。”这句话说的是哪场战争(    )。

A. 解放战争    B. 抗美援朝    C. 土地革命    D. 抗日战争

 

查看答案

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句话中的“错误的对手”是指:(  )

①中国 ②朝鲜 ③日本 ④苏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该诗赞美的英雄人物出现于

A.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B. 三大战役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1952年12月11日,他所在排潜伏在距前沿60多米的蒿草丛中。12日12时,美军发射侦察燃烧弹,恰巧落在潜伏点附近草丛,烈火蔓延到他身边,燃着了棉衣、头发和皮肉。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他双手插进泥土中,强忍剧痛,始终未动,直至壮烈牺牲!“他”是

A. 黄继光    B. 罗盛教    C. 聂荣臻    D. 邱少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