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人口结构和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人口结构和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布了

身份

占农户总数的比例

占有总耕地的比例

地主、富农

不到7%

50%以上

贫农、雇农

57%以上

14%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九五三——一九五七)》

 

C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仍然维持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有少量土地的劳动者,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B.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 解放农村生产力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土地分配情况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人数较少的地主、富农占有绝大多数土地

B. 人数较多的贫农、雇农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C. 土地分配严重不均

D. 土地全部被地主占有,农民没有土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次影响重大的会议】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纲领?这一纲领在我国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2)下列图片中,与这次会议决定无关的是哪个?

【一场全民参加的盛宴】

材料二  ……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材料二诗歌中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诗歌中的“一位巨人”应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4)请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后,小文进行了如下总结,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

C.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D. 新中国的成立,表明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查看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首要是指

A. 国家的名称变了    B. 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C. 国家独立自主了    D. 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