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11年10月10日

A

1912年元旦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

……

……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地位?

(2)材料二表格中的A处应为哪一事件?根据材料二,写出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请你为三则材料设计一个活动主题是:          

 

(1)洋务运动;维护封建统治;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武昌起义;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4)近代化的探索. 【解析】(1)根据材料一“李鸿章”“引进西方军事技术”“自强”等关键信息,可知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洋务运动。根据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新军发动起义,占领武昌城,取得了辛亥革命首义胜利,因此A处事件是武昌起义。根据材料二“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可以看出,孙中山的功绩是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根据材料三“北大”“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和北大为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礼教发起猛烈攻击,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化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因此三则材料的主题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英】马戛尔尼

材料三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

材料四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订得那样苛”的条约指哪一条约?这是因清政府哪次战争战败而签订的?

(4)材料四中“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与《辛丑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

下图是小明在嘉兴南湖拍摄的照片,与这张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最准确的是()

A. 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B.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D. 抗战胜利举国欢腾

 

查看答案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 爆发了五四运动    B. 成立的中国共产党

C. 发动辛亥革命    D. 建立了中华民国

 

查看答案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查看答案

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 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下图)反映的人类记忆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