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战火熄灭后降生,承载着全世界1/4人类的百年期待,建设一个...

新中国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战火熄灭后降生,承载着全世界1/4人类的百年期待,建设一个统一、富强、民主的中国,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下面我们一起探究“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探究一】收集资料

第一组:图片资料

第二组:文字资料

资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资料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资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资料四:《协议》共17条,主要内容是: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探究二】探究资料

(1)请你分别写出第一组资料中的四幅图片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第二组中资料一是哪一支军队的战歌?资料二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资料三出自哪一部法律?

(4)资料四的《协议》签订于哪一年?这一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探究三】探究感悟

(5)通过以上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图一:新中国成立(或开国大典);图二:西藏和平解放;图三:土地改革;图四:抗美援朝。 (2)中国人民志愿军。新中国的成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图二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图三反映的是土地改革,图中干部正在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图四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图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正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2)根据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资料二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从此站起来了。 (3)根据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料四的《协议》是关于西藏和平解放的协议,是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签订的,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十条 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三:

浙江省嘉兴镇东乡农民土改胜利完成后,农民湖南省岳阳县第一区麻塘乡农民高彩官和家人一起看领到的土地证。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

请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什么大事?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

(2)材料二中“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什么协定?这个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3)请写出一名在此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

(4)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材料二:  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1)材料一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什么纲领?

(2)材料二诗歌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 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斗争

C. 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建立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④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