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英国“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根本原因是
A. “一国两制”能保证香港的持续繁荣
B.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得以提高
C. 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 到1997年,英国租借香港期限已满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表明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发展完善
B. “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法律保障
C. 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D. 各地方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所行制度
在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A. 求同存异方针
B. 和平共处原则
C. 团结反帝方针
D. 独立自主原则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A.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 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C. 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周恩来1958年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于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没有给我们造成这样的条件,我们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办法。”这一论述
A. 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缺乏历史基础
B. 要求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自主自治
C. 旨在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
D. 表明建立民族共和国的时机尚不成熟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说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香港开始流传着一个谜语:1997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
A. 经济特区
B. 特别行政区
C. “九二共识”
D. 澳门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