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从1921年到2017年,96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历程,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从无到有】
材料: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介全新时代的开始。
一— 《百年中国》
(1)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其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从弱到强】
材料: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2)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从幼稚到成熟】
材料一: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一—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中卧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3)这次会议是指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次重要的会议?
(4)以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的解决方式为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从挫折失误到成就辉煌】
材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国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成功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5)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近代中国,西方列强一步步把中固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不屈的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列强侵略】
材料一: 自1 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一….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 《松花江上》
材料三: 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
(1)阅读材料一,请回答西方列强发动哪次侵略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强迫清政府签订哪一不平等条约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材料二中“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重大事件?之后短短的几个月日本便侵占了我国的什么地方?
(3)材料三描述的是日本侵华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发生对中国有何影响?
【艰难探索】
材料:“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一….第一期,先是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伍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4)“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的仁人志士先后分别进行了哪些艰难的探索?
【不屈抗每】
材料一: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众的抗争不仅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也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前进!进!!
一一 《义勇军进行曲》
(5)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民众进行了哪些抗争?
(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进行的抗战很多,请你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各一例。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 《申报》 B. 《大公报》 C. 《新闻报》 D. 《新青年》
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辛亥革命期间 C. “一战”期间 D. 抗战时期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 中原突围 B.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C. 转战麸北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下图是毛泽东和蒋介石1945年在重庆拍摄的两人一生中唯一的单独合影。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重庆谈判 B. 土地改革 C. 解放南京 D. 渡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