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上述材料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所述内容分别出自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什么条约?
(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上述条约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近代前期,无数仁人志士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即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依次递进的探索历程。这三个层次的探索历程具体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聂耳、冼星海等爱国青年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其中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 )
A. 《松花江上》
B. 《黄河大合唱》
C. 《游击队之歌》
D. 《义勇军进行曲》
在我国沿用了约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时间是
A. 1905年
B. 1912年
C. 1919年
D. 1949年
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且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A. 詹天佑
B. 张謇
C. 张之洞
D. 候德榜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其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
A. 淮海战役
B. 平津战役
C. 辽沈战役
D. 渡江战役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 重庆谈判失败
B. 国民党军围攻中原解放区
C. 三大战役
D. 国民党重点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