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兴趣小组整理的资料中出现了“《古兰经》”“麦加”“真主安拉”等词语,他们研究的宗教是
A. 佛教 B. 道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
在一个百科问答节目里,有这样一个题目:“阿拉伯数字诞生于哪个文明古国?”选手应该给出的正确答案是
A. 古代印度 B. 古巴比伦
C. 古代埃及 D. 阿拉伯国家
下面是某帝国的发展形势图。从图中你能了解到的是
A. 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B. 罗马共和国的兴盛
C. 保存遗产是帝国的职责 D. 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有人说,罗马共和国是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下列与这一观点相符的史实是
A. 耶稣诞生 B. 布匿战争
C. 丕平献土 D. 大化改新
公民大会上,雅典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可以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根据当时的情况,下列最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A. 成年男性公民 B. 成年女性公民
C. 全体居民 D. 外邦人和奴隶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60年代,城镇居民定量每人21斤,有人饿出了浮肿病。今天的人感到奇怪:“我们今天每月吃了21斤呀,为什么你们会饿出浮肿病呢?”因为今天中国人的物质水平发生了变化,“吃饭”这个词汇,包含着越来越多的“吃菜”的意思,而60年代,每月仅有3两左右的油和肉。在当时,一些机关工作者,常成群接队到山区和郊外挖野生植物的块茎,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量的不足。
材料二近几年,吃野菜成了一种时髦。过去许多不登大雅之堂的野菜,渐为人们青睐,上了菜桌。很多天然草地上的野菜,都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高维生素含量的野生植物,这些植物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常有药用功效,食疗兼宜,这几年不断被开发利用,而且具有很广阔的前景。
(1)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吃野菜”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60年代,城镇居民定量每人21斤,有人饿出了浮肿病。”这是真的吗?为什么“我们今天每月还吃不了21斤,而当时还会饿出浮肿病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