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你可知道,下列符合文革时期人们服饰特点的是
A. 名牌服装争奇斗艳
B. 时装表演成为风景线
C. 穿军装,千篇一律
D. 西服革履,风度翩翩
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占消费性支出比重)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用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达到的程度。恩格尔系数从高到低将居民生活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和富裕四个阶段,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生活水平越高。目前,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按国际标准计算的 水平。
A. 温饱
B. 小康
C. 发达
D. 富裕
中国人民曾经有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也有过紧衣缩食的日子,但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是在( )
A.新中国成立以后 B.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C.“文化大革命”以后 D.改革开放以后
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北魏改革】
材料一孝文帝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
(1)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对鲜卑等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材料一体现了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唐皇长策】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
【清帝奇功】
材料三1771年,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踏上东归之路。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经长途跋涉,终于返回新疆,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皇帝对于少数民族的爱国义举持怎样的态度?此外,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又体现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材料三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115年回到长安。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62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张骞、郑和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你更赞赏哪一位?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春秋时期楚国人。他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感叹他学问的高深。年老时,留下了五千言的名著。这部著作流传甚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它是世界上被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著作之一。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时期鲁国人。弟子三千,其言行被编成《论语》一书。他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1)材料一所述老子的“名著”是什么?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
| 科技发明 (件)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
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2)根据表格简要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发明的状况。这一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对世界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