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要想了解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作品可供参考
A. 李白
B. 辛弃疾
C. 杜甫
D. 苏轼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该书中我们不可能读到的人物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商鞅
D. 唐太宗
掌握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恩令”这两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高祖
下图是秦灭六国示意图,图中②⑤路线被灭亡的诸侯国分别是
A. 韩国齐国
B. 赵国燕国
C. 楚国齐国
D. 魏国赵国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形成各诸侯国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科举制
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同时也是苏联成立95周年,中国和苏俄(苏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回顾苏联的发展史,探究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哪些启示与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当时俄国盛行的哪一制度?依据材料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1921年起,苏俄开始实行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使得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材料二中现象和结果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
(3)结合材料三回答,十年间促使苏联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的重要方针举措是什么?
材料四:“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全球通史》
(4)结合材料四回答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为什么会下降?用材料中的一个词语概括这一时期的经济特征?
材料五:1991年,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强大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轰然解体了,美苏两极格局到此结束。
——九年级《历史》下册
(5)两极格局是如何开始的?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