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进行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为此他搜集了“华东军区海军”、“歼5型歼击机”、“导弹核武器”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 国防建设 B. 改革开放 C. 新中国的外交 D. 民主与法治建设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邓小平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邓小平( )
A.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B. 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C. 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D. 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为刘少奇平反。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追悼会。因刘少奇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000多人得到平反。这一举动( )
A. 彻底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B. 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C. 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D. 标志着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结束
“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材料中从帝王专制史到民主政治史的历史转变中,开端的事件是( )
A. 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辛亥革命
《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美、日等国强大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强盛、体制的创新以及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起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过程,不断探索改革,在经济、外交、国防、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列举近代上,我国“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四则事例。
(2)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实行创新,推行什么外交政策?列举新中国50年代和70年代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3)在解决遗留的历史问题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我国创新地实行什么方针政策?
国共合作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国共两党之间关系如何曾经直接影响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纲领,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在各地“清共”,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坡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中国大地陷入了一片血雨腥风之中。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
材料三:“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希望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夜潭,想到台湾各地走一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请问这场革命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战争是什么?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国民党专门创办了一所什么学校?
(2)结合材料二,请写出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两次起义?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7世纪却被哪个国家侵占?后来又被谁收复的?
清政府为了加强对其管辖,又设置了什么机构?19世纪末期,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台湾再次被外国侵占?哪一场战争结束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4)温家宝总理的谈话表达了自己的殷切希望,其中“如果有这样可能”指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两岸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