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北京晚报》2014 年 4 月 10 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

《北京晚报》2014 年 4 月 10 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 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B.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C. 在他统治时期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

D. 589 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国家南北统一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有关知识。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新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隋文帝的年号是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可见ACD和隋炀帝无关,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发生在隋炀帝在位期间,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 秦隋宋

B. 秦隋元

C. 秦元明

D. 隋元明

 

查看答案

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 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 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隋朝建立    ②隋灭陈,统一全国    ③开凿大运河

B. ①隋灭陈,统一全国    ②隋朝建立    ③开凿大运河

C. ①开凿大运河    ②隋朝建立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 ①隋朝建立    ②开凿大运河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查看答案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这表明( )

A. 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

B. 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

D. 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的船队到达各地,先会见当地的国王、首领,赠送礼品,表示通好的愿望,邀请他们访问中国。接着,就同当地的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国王派人和他们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 ⋯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并将它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如下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

问题一:

(1)材料一中的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2)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问题二:

(3)19世纪中叶以前,中日两国都实行了哪一对外政策?

(4)材料三提到的中国“被迫敞开国门”是从哪一战争和哪一条约开始的?

(5)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效仿西方走上对中国的侵略道路大大加重了中华民族灾难的事件是什么?

(6) 该事件以后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财富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问题三:

(7)从材料三的两幅图中你能得什么信息?

(8)出现材料三第二幅中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9)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如何去应对材料三中的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