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清)顾炎武《日知录》

(1)材料一图片中的人物为明太祖,他为加强君权,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他设立了哪一特务机构?

(2)材料二是顾炎武对哪一制度的抨击?结合材料二,指出这一制度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1)措施: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锦衣卫。 (2)八股取士。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解析】(1)材料一图片中的人物是明太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明太祖)在位时,为加强中央加强采取的措施有: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明太祖还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监管对臣民的监视、侦察,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 (2)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八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太祖采取八股取士,规定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许发挥个人的见解。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民的聪明才智。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民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因此,材料二是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抨击;八股取士的危害有: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明代手工业发展状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B. 苏州是棉纺织业中心

C. 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D.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查看答案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实行三省六部制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某人是大明子民,他出生的那年明朝宗室发生了一场争夺皇位的内战。请你从以下有关他生活的四个片断中选出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A. 清早起来埋头苦读“四书”“五经”

B. 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

C. 中年时被授予左丞相一职

D. 他的儿子被锦衣卫捉去拷问

 

查看答案

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应该复习的内容是

A. 唐诗

B. 策问

C. 《老子》

D. “四书”“五经”

 

查看答案

10岁的小刚在一本课外读物中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哥哥小明给他作了如下解释,请你找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A. 答卷的行文格式由八个部分组成

B. 题目选自“四书”“五经”

C. 考生答题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D. 考中的考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