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马克思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1)图一: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图二:指南针;图三:火药。(2)预兆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推功了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是我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任意答两点即可)。(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 (言之成理即可) 。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图二是指南针;图三是火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三大发明推功了科学的发展和创新,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幽云十六州是中原的天然屏障,直接关系着中原的安危。北宋初年,统治者曾有一番雄心壮志,要立志收复幽云十六州,恢复昔日汉唐一般的大一统江山。但与辽军三次交战,三番战败以后,北宋统治者使改变了政策。

    材料二: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时,更为契丹人的汹汹气势吓破了胆,进而对辽朝采取妥协投降政策,这个妥协以每年30万岁币作为条件。

    材料三:西夏与北宋的战争,破坏了党项族与汉族人民的正常贸易,中断了内地对西夏的粮食供应。西夏人民怨声载道,编了“战不如和”等《十不如》的歌谣广为传唱。后来,西夏统治者向北宋提出和好的请求。宋夏和议,北宋每年给西夏银7.2万两,茶叶3万斤,绢15.3万匹。

(l)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幽云十六州”是辽国哪位皇帝在位时占领的?该事件的发生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会发生澶州城之战?其结果怎样?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中北宋与辽、西夏的和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宋与辽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它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有利于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

——选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福建地区的海船制造尤为先进,“头尾尖高,当中平阔,冲波逆浪,都无畏惧”。出海贸易船只多为一二千科(即载重一二千石)的大船,合今 60~120吨,更有大至5千科的“神舟”。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长 34.55 公尺,宽 9.9 公尺,深 3.27 公尺不等,其特点为长宽比小、尖底、多隔舱、多重板及双桅等。上图可以清楚的看到横板区隔的密封舱,增加了船只的抗沉性和横向强度。

——选自《中国古代经济》

材料三:宋代以来,商业的繁荣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娱乐生活。东京汴梁首次出现了专门的娱乐休闲场所——“瓦子”。瓦子既是商业中心,又是娱乐中心,每个瓦子内设有数量不等的专供表演的“看棚”(又称“勾栏”),内设戏台、后台、观众席等。瓦子、勾栏的演出内容有说书、小唱、杂剧、皮影、散乐、舞蹈等。

临安的游湖服务,是市民娱乐服务的重要方面。每逢节庆、假日,西湖成为人们出游的理想去处,这里游船如织,游人聚集。娱乐服务是以赚钱为目的。每逢此时,湖中专为游人提供各类商品的小船往来不绝,如撑船卖羹汤、卖时果、卖酒水、供菜蔬,还有供茶果、点茶等船只。一时间湖面热闹非凡,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选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宋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图片中的文物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 实物资料 B. 文献资料

(3)材料二反映了宋代哪方面的情况?

(4)根据材料三,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查看答案

在宋代,元宵节挂彩灯、划旱船。(  )

 

查看答案

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蕃坊,加以管理。(  )

 

查看答案

两宋时期,江西成为我国的制瓷业中心(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